杨翰森投篮动作真该改改了?手肘外翻隐患不小,学学克莱或约基奇或许更靠谱
杨翰森最近在CBA的表现确实亮眼,身体条件、篮下脚步、策应能力都让人眼前一亮。可一提到外线投篮,不少球迷心里都犯嘀咕:他那个投篮动作,手肘是不是有点往外撇?乍一看挺顺,细琢磨总觉得哪儿不对劲。投篮这事儿,看着简单,其实门道深得很,动作一旦定型,再想改就难了。
投篮动作不光是好看不好看的问题,关键在于效率和可持续性。手肘外翻这个细节,说小不小,说大也不算天塌下来,但真要长期这么投,不仅命中率容易波动,还可能增加肩肘关节的负担。职业球员的生涯动辄十几年,一点小瑕疵积累下来,可能就是大问题。杨翰森现在才19岁,正是打磨技术的黄金期,这时候不调整,等进了更高强度的对抗环境,再想改就晚了。
说到投篮动作的参考对象,克莱·汤普森绝对是个好模板。汤神的投篮被称为“教科书级别”,特别是他那套二段式发力——起跳前蓄力,空中完成出手,整个过程流畅、稳定、出手点高,最关键的是抗干扰能力强。杨翰森身高臂长,如果能借鉴汤普森那种简洁高效的出手方式,外线威胁立马能上一个台阶。
当然,不是所有人都能练成汤普森那种丝滑手感。要是觉得模仿难度太大,其实约基奇的投篮思路也值得琢磨。约老师那动作,说“丑”可能有点刻薄,但确实谈不上优雅。可人家胜在出手点高、节奏稳,哪怕被人贴脸防守,也能硬拔出手。杨翰森有身高优势,如果能把出手点再抬高一点,哪怕动作不那么标准,只要能保证稳定性和抗封盖能力,实战效果一样不差。
其实国内不少年轻内线都面临类似问题。以前大家觉得内线不用投三分,能抢板、能吃饼就行。可现在CBA甚至国际赛场,空间型五号位越来越吃香。杨翰森要是能把外线投射这块短板补上,未来不只是CBA的顶级内线,冲击更高舞台也有底气。
别小看一个投篮动作的调整,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训练,是肌肉记忆的重建。杨翰森身边有青岛男篮的教练组,也有国字号经历,资源不缺,关键看他自己有没有这个意识。球迷着急,其实也是因为对他寄予厚望。
投篮这东西,不怕慢,就怕停。动作可以慢慢调,节奏可以一点点找,但方向不能错。杨翰森现在的投篮,就像一辆性能不错的车,但方向盘有点偏,不及时校正,跑得越快越容易出问题。
“技术细节决定天花板,态度决定能不能摸到它。”
资料来源:CBA官网、NBA官网、腾讯体育、虎扑篮球社区公开讨论及技术分析内容
专业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