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海门户孕沃土,悦来田园谱新篇。地处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部的悦来镇,坐拥141平方公里辖区、10.3万常住人口,素有海门“东部粮仓”的美誉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这座承载着张謇垦牧精神的乡镇,以高标准农田为笔、以全域土地整治为墨、以产业融合为纸,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——不仅全面建成10.15万亩高标准农田,更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释放发展空间,推动“农业大镇”向“现代化强镇”跨越,让“农业五谷丰登、农村张灯结彩、农民年年有余”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。
筑牢农业根基:从“薄弱村”到“示范村”,高标准农田结出“丰收果”
“以前是路不平、灯不亮、收入低,现在是稻浪滚、果香飘、笑声甜。”提及悦来镇保民村的变化,村民们总能说出一连串“惊喜”。这个以烈士季保民命名的村庄,曾是年村营收入不足5万元、人均年收入仅1万元的市级经济薄弱村;党的十九大后,在党建引领下,两任“两委班子”带领3000余名村民深耕产业融合,如今已实现村营收入连续两年超400万元、人均收入达3.5万元,十年间完成从“后进”到“示范”的华丽蜕变,成功当选首批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、2024年度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,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。
展开剩余80%保民村的蝶变,正是悦来镇“十四五”期间筑牢农业根基的生动缩影。作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“东部粮仓”,悦来镇以10.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核心抓手,串联起“优质稻麦”“特色水果”“露地蔬菜”三大产业板块,更依托海门区唯一的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,打造“农旅+康养+研学”融合链条——春日里草莓大棚硕果盈枝,秋日里高标准农田稻穗飘香,村民广场上载歌载舞,“春华秋实、政通人和、宜居宜游”的乡村盛景已然成型。保民村更以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样板区为目标,配套建设了容量160吨的恒温保湿粮仓和日产30吨的碾米设备,2024年大米销售额达200万元。
为进一步释放土地潜力,悦来镇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,推动耕地资源“量质双升”。通过打破“小散地块”壁垒,实现农田从“碎片化”到“连片化”的转变,为规模化种植、机械化作业、绿色化生产扫清障碍;整治期间不仅新增耕地储备,更优化土地布局,让昔日零散的农田变成“吨粮田”,粮食播种面积稳步提升,为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注入“悦来力量”。全镇25家新型合作农场实现稻麦轮作耕地1.4万亩“吨粮田”目标,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。
创新发展路径:从“单一种植”到“三产融合”,土地“五化”激活“新动能”
“以前种地靠人力,现在插秧有机械、灌溉靠智能,连卖菜都能上直播!”悦来镇种植户的感慨,道出了农业现代化带来的改变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悦来镇以省级“五化”试点(生产经营规模化、生产作业机械化、生产管理信息化、生产设施智能化、生产发展绿色化)为指引,用“工业化思维”重塑农业发展模式,推动农业生产从“看天吃饭”向“科技赋能”转型。
在土地利用上,悦来镇推行“居住向镇区集中、工业向园区集中”的“两集中”策略,既为耕地保护腾出空间,也为产业发展拓展载体。如今,全镇已形成“一中心四片区”的空间格局——以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园为中心,辐射优质稻麦种植区、特色果蔬轮作区、文旅休闲农业区、加工仓储物流区,近三年吸引京海禽业、金色庄园、百果园等15家“龙头型”农业企业落户,累计总投资超10亿元,带动超10000名当地农民就业,其中50岁以上劳动力达5000人,通过“家门口”就业服务站实现精准帮扶。其中,金色庄园草莓基地流转土地200亩,年产草莓25吨,带动60人就业;泉氏农业产业园建成2000平方米仓储物流中心,成为南通首个水果出口企业,长期为百果园、叮咚买菜供货。
科技赋能更让农业“插上翅膀”。悦来镇与省农科院、苏州大学、扬州大学开展校地合作,依托上海交大“教授工作站”,为优质稻麦、特色果蔬产业提供技术支撑;打造全区首个乡村振兴直播间,每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万年香沙芋艿达20万斤,销售额突破200万元,“悦来大米”“万年香沙芋艿”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出田间、走向全国。与此同时,黑沙泓休闲垂钓中心、季方史料馆等文旅节点串联成线,“稻田音乐节”“农民丰收节”等活动轮番上演,“绿色产品+农耕体验+休闲旅游”的美丽经济新模式,让农业不再“只产粮食”,更能“吸引游客、带动增收”。
政策肯定明方向:从“可复制案例”到“现代化雏形”,悦来未来更可期
悦来镇的农业发展成果,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。2023年2月,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实地调研时评价,从悦来“可以看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步形态”;2023年7月,中央主题教育第六指导组组长、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杜家毫指出,悦来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可复制的案例”;2024年11月,江苏省委常委、省纪委书记张忠强调,悦来“农业五谷丰登、农村张灯结彩、农民年年有余”的愿景正在变为现实。
这份肯定,更坚定了悦来镇深化农业发展的决心。未来,悦来镇将聚焦三大方向持续发力:一是放大资源优势,依托G40高速出口1500亩“黄金地块”建设悦好高科产业园区,目前已建成500亩,后续将通过全域土地整治新增800亩建设用地,打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高地;二是优化服务保障,持续落实减税降费、人才引进、贷款贴息等政策,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;三是深化农文旅融合,完善“吃住行游购娱”配套,让“悦来看得到未来、记得住乡愁”。
江海潮涌处,扬帆正当时。“十五五”期间,悦来镇将持续发挥“资源禀赋优势”,锚定更高发展目标:力争吸引20家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企业落户,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扩容,计划新增就业岗位超2000个,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;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通过土地整理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,力争新增耕地面积超1000亩,为现代农业发展筑牢土地根基;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基础设施提升,全力创成3~5个宜居宜业省级示范乡村,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新样板。同时,悦来镇将进一步推动联农带农机制展现新作为,持续完善利益联结模式,努力成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镇域样板,走出一条具有悦来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,在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再谱新篇。
发布于:北京市专业配资服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